国民党老兵,与家人失联48年,89年回大陆见老婆:真傻等我一辈子

情感导师 6814

 添加导师微信MurieL0304

获取更多爱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复技巧 恋爱脱单干货

1935年,山东高密。家人将年仅19岁的张芳华,嫁给了屈光杰。屈光杰是山东荣成人,当地的大户人家。在那个目不识丁的年代,作为家中长子,父亲把屈光杰送去山东威海念书。

图:1935年左右的西式婚礼 非事件主人公

国民党老兵,与家人失联48年,89年回大陆见老婆:真傻等我一辈子

1935年时,屈光杰才16岁,比张芳华小了3岁。婚后,屈光杰又回到山东威海继续读高中。父亲之所以这么早就张罗着给屈光杰娶媳妇,主要是想把屈光杰拴在老家,继承屈家的家业。

1938年,屈光杰高中毕业,从山东威海回到老家荣成,当起了教书先生。彼时,抗日战争爆发,国内形势日益紧张。作为知识分子,屈光杰经常参加革命聚会。

那年秋天,屈光杰任教的学校放暑假,同学从威海来找他说,“国难当头,我等岂能闲适之?”国民党中央政府正在招收军校生。同学来找屈光杰,是想和他一起去报考。

结婚三年来,屈光杰大部分时间都在威海读书,和张芳华聚少离多,故而没有生下一儿半女。面对同学的邀约,屈光杰显得非常犹豫。满腔的热血,让他恨不得立刻冲上战场杀敌。可偌大的家业又要等着他去继承。他担心自己走后,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。

随着日本的侵略,到处都是打鬼子的高亢口号。年仅19岁的屈光杰,正处在血气方刚的年龄。他心一横,当天晚上就偷偷地从家里跑了。临走时,甚至都没有给家人说一声,生怕家人阻拦。

第二天,张芳华怎么都找不到屈光杰。去问公公,公公说没在。去找爷爷,爷爷说没见。张芳华突然想到,前几天有同学来找屈光杰,说是要参加革命,不会偷偷跑去参加革命了吧?

图:抗日宣传的壁画

一语成戳,屈光杰不见了,没人知道他去哪了。

后来,屈光杰不见的消息,传到张芳华的娘家——山东高密。娘家人气不过,托媒人上门来找屈光杰的父亲理论。

作为当地的大户人家,屈光杰的父亲感觉面子上挂不住。带着屈光杰的弟弟,跑到青岛做生意。而张芳华不顾娘家人劝阻,依然留在山东荣成照顾屈光杰的爷爷。

说起来,在屈家,爷爷最疼爱的便是这位长孙——屈光杰。当年,父亲曾经打算等屈光杰初中毕业后,就让他回来打理家业。在爷爷的坚持下,才把屈光杰送到高中读书。

如今,面对屈光杰的不辞而别,爷爷的心中一直是个疙瘩,第二年便抑郁而终。临死时,爷爷都还在叫着屈光杰的名字,不肯咽气。

爷爷死后,张芳华在荣成举目无亲,实在待不下去了。她先是托人四处打听屈光杰的下落,一无所获后。只好踩着一双小脚,来到山东青岛,投奔屈光杰的父亲和弟弟。

那一年,张芳华年仅22岁。

22岁,正是女子一生中最年轻、最漂亮的时候。娘家人对屈光杰的不辞而别,一直是耿耿于怀。几年后,张芳华仍然没有等到屈光杰的音信。娘家人急了,多次劝张芳华,“不行的话再往前走一步。这样的日子,什么时候是个头?连个孩子也没有,等你老了,谁来尽孝?”

尽管母亲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地步,可张芳华似乎是认准了屈光杰,始终不愿再往前跨一步。

图:婚礼照片

没多久,屈光杰的弟弟也结婚了,眨眼间多了4个孩子。可惜,弟媳体弱多病。张芳华不仅要照顾公公,还要帮着弟媳,照顾4个孩子。洗洗刷刷,缝缝补补,一干就是十几年。

十几年间,屈光杰的父亲也去世了。 临终前,公公拉着张芳华的手说,“老大家的,你也等了十几年了,他也没个音信,不知道还有没有他。这么多年,我们屈家对不住你。如果有合适的,你再找一个吧。”

人之将死,其言也善。面对父亲的临终嘱托,张芳华哭着说,“ 爹,你别让我走了。不管是死是活,我都要等他回来。只要屈家不嫌弃,我就愿意待一辈子。”

过去的十几年来,张芳华经历了抗日战争,解放战争,又经历了新中国成立。不管世道是好是坏,她总是任劳任怨,小心翼翼地照顾着全家上下。

父亲死后,张芳华就搬到了弟弟家,和弟弟弟媳住在一起。白天,弟弟和弟媳上班。张芳华就在家里照顾4个孩子。好在孩子们都很孝顺,将张芳华当成亲娘来对待。

可惜,国家条件差,实行计划经济,吃喝拉撒全凭票供应。而张芳华的户口一直在老家荣成,在青岛没有口粮。后来又碰上阶级斗争,因为屈光杰的事情,张芳华没少受到牵连。

那段时间,上门调查的人说,“你丈夫屈光杰,私自逃往台湾,你是不是她的同伙”?连带着,弟弟在单位上也受到了牵连。建国后,张芳华也听说了屈光杰的一些消息。

当年,屈光杰从家偷跑出去后,考上了成都的黄埔军校。再后来,解放前夕,屈光杰跟着大部队去了台湾。具体情况如何,张芳华就不清楚了,只知道个大概。

为了不连累弟弟一家,张芳华收拾了行李,准备投奔高密的娘家。

图:黄埔军校学院毕业照

弟弟、弟媳和孩子们听说后,坚决不同意张芳华走。更何况,当年由于张芳华没听母亲的话改嫁,导致她和娘家的关系特别差。就算回去了,没有户口,也一样没有吃的。

面对弟弟和弟媳的挽留,张芳华说,“不管怎么说,高密都是我娘家。只要有地种,我就饿不死。我不想拖累你们,还是让我走吧。”

一别多年,张芳华又回到了娘家,父亲、母亲已经没了,兄弟姐妹也都不在家。唯一剩下的,只有老家一间四面透风的老屋。来的时候,村里的地都分完了,张芳华就自己上山开荒打粮食。起早贪黑,勉强弄点口粮果腹。

屈光杰一走十几年,张芳华对他的思念早就淡化了。回到高密后,唯一放心不下的,就是弟弟家的4个孩子。这4个孩子,都由她一手拉扯长大。尤其是小儿子,更是从月子里就由张芳华照看。

就在张芳华回乡几个月后,还在读小学的小儿子,从青岛到高密,硬生生骑了100多公里的自行车,来看他大娘。来到后就不愿意走,又哭又闹。张芳华也不想让孩子走,可孩子还要上学,不走就不行。

后来,阶级斗争结束,4个孩子陆陆续续地参加了工作,生活条件逐渐好了起来。还没开始享福,弟媳就因病去世。弟媳走后,4个孩子把张芳华接到了青岛,想让她在那里安度晚年。

没多久,4个孩子接连成家,也都有了各自的孩子。作为大娘,张芳华又开始照顾屈家的第4代。

岁月匆匆,眨眼间到了80年代。张芳华的青丝,被染成了白发。不知不觉间,她已经带大了屈家的两代人。几十年过去了,屈光杰仍然是杳无音讯。

图:败退台湾

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屈光杰已经死了的时候,一位陌生人的到来,打破了屈家的宁静。

1986年的夏天,有人敲开了弟弟的家。开门后,张芳华发现并不认识来人。然而,来人的一句话,如同五雷轰顶,砸在了张芳华的脑袋上。只见那人说道,“你是屈光杰的什么人?他让我从台湾捎话来了”!

屈光杰,多么熟悉又陌生的名字。48年了,自屈光杰不辞而别,已经过去了48年。十几年前,张芳华就当他已经死在了外面。没想到,现如今又有了他的消息。她赶忙将来人请进屋,端好茶,倒好水。

“我是山东荣成人,和你丈夫屈光杰是老乡。1949年,我们一起去了台湾。他现在住在荣民院。这次来之前,他拜托我,让我一定要找到他的家人,并把他还活着的消息告诉你们。现在,我的话也带到了。你有什么话想告诉他吗?我回去后转告给他!”

听到这里,张芳华“呜呜”的哭了。十几年前,父亲死的时候,张芳华握着父亲的手说,“只要屈家不嫌弃,我就愿意一直等。”没想到,还真让她等到了。48年未见,张芳华有太多的话想告诉屈光杰。你去哪儿了?怎么才给家里回话?你在那边好吗?

1938年,某天晚上。屈光杰背着简单的行李,从家里逃了出来。和他一起的,还有那位同学。出门后,两人一直往南走。从山东荣成出发,从鲁南走到鲁西,又走到安徽。最后走了一个多月,终于来到了四川,考上了成都的黄埔军校,隶属于一分校第十七期。

安顿下来后,屈光杰立刻给老家写了一封信。然而,从张芳华后来的反应看,并没有收到那封信。尤其是爷爷死后,张芳华又去青岛投奔父亲和弟弟后,更难接到来信了。

图:正在学习的军校学员

从黄埔军校毕业后,屈光杰又读了两年宪兵学校,后来被分到新兵部队。抗战胜利前,屈光杰一直在江西上饶的第三战区黄山屯溪驻守。抗战胜利后,屈光杰感觉终于熬到头了,刚收拾好行李准备回山东。却被上级告知说,要求他们进驻浙江杭州。

来到杭州没多久,屈光杰又被派到了上海。在上海这里,和屈光杰一起的,大约4000多人,又奉命前往台湾,训练新兵。从此之后,屈光杰和内地变隔海相望。至于回老家探亲,更是成为了一种奢侈。

当时是1950年左右,台湾正处在政治、经济都特别困难的时期。在部队里待了三年,屈光杰实在是忍受不了那里的压抑氛围,选择提前退役。

退役时,屈光杰才34岁,正当壮年,感觉一切都可以从头开始。他先是和几个朋友合伙做生意,开了家小工厂。只可惜,台湾经济不景气,资源匮乏不说,而且人心惶惶。再加上不懂经营,最后只得转卖给其他人。

工厂倒闭后,屈光杰又合伙开了饭店。虽然能赚点小钱,但是特别辛苦。天不亮就要去买菜,不管多晚,都得把最后一桌客人送走。有时候,厨师下班早,屈光杰得抄起家伙充当厨师。

干了几年,最后赔的一塌糊涂,只得关门了事。折腾了一圈,屈光杰认清现实,便跑去给别人打工。

岁月不饶人,兜兜转转,眼看着年龄越来越大,能干的活越来越少。屈光杰联系上了一位老部下,在老部下的帮助下,屈光杰住进了荣民之家——养老院,开始了老年生活。

从19岁的热血青年,怀着满腔热血,离家出走去参军。到最后躺在养老院的摇椅上,回想往事时,屈光杰才发现自己老了。

人上了年纪,就容易想家。屈光杰想双亲,想年迈的爷爷,想独守空房的媳妇。他不止一次的问自己,这么多年来,他们是怎么过来的?

图:60年代的台湾

刚住进荣民院时,老兵们经常凑在一起聊天,可谁都不敢提起老家的话题。然而背地里,屈光杰不知道写了多少封家书。每一封信的开头都一样:爷爷大人,父亲大人。原来,那个时候的屈光杰,根本不知道这两位至亲,早就已经去世。

信,虽然写了出来,但是那时两岸还没有通邮,就没法寄出去。为了不惹上麻烦,每次写完信,屈光杰总是会把它们放在枕头边。第二天起床后,再用火把信烧掉。

这期间,屈光杰从来没有给媳妇写过一封信。因为在他看来,当年不辞而别后。仅仅三年的婚姻,就要张芳华等他一辈子,实在是太不公平了。凭良心讲,屈光杰以为,张芳华早就改嫁了。

可他万万没想到,张芳华不仅等了他近50年的时间,还带大了屈家的两代人。

1986年,有位同乡要转道日本回大陆。屈光杰得知后,就托这位同乡去荣城寻找他的父亲和弟弟。同乡来到荣成后,得知屈光杰一家已经搬到了青岛。这位同乡又辗转青岛,才找到了张芳华。至此,在失联了48年后,屈光杰重新联系上了家人。

回到台湾后,同乡悄悄去荣民院找屈光杰。因为怕惹麻烦,这次回来只带了口信。得知家中的情况后,屈光杰可谓是悲喜交加。父亲早亡,媳妇等了他几十年,又替他弟弟拉着孩子。而自己呢?一别几十年,愧对家人的地方太多了。

将同乡送走后,屈光杰找了个没人的地方,大哭了一场。冷静下来后,心中越发的愧疚妻子,心想:真傻,等我一辈子。等我回去后,一定好好补偿你。

从此以后,屈光杰非常爱惜自己的身体,早出晚归去锻炼,他想让家人看到一个健康的他。然而,当筹划起回家的事情时,屈光杰犯了愁。

图:渴望回家的老兵

刚来台湾时,屈光杰确实想过回家的事情,为此还存了一点钱。后来,两岸关系越来越紧张,屈光杰自感回家无望,就开始自暴自弃,赚多少花多少,从来没有攒过回家的路费。退休后,没了工作,更没剩下多少钱了。

1987年,台湾开放民众探亲,屈光杰并没有回去。因为他和其他人不一样。当时,不少台湾老兵,是被当成壮丁抓走的。而屈光杰是跟随部队,撤退回的台湾。他不知道这样贸然回去,会不会给自己,给家人惹下麻烦。

然而,正当他犹豫时。弟弟却托人给他捎来了信,劝他快点回来。并告诉屈光杰,政府早有政策。只要回来,都欢迎。信中,弟弟还告诉屈光杰,“我已经决定将我的第4个儿子,也是你的小侄子,过继给你。替你俩养老送终,床前尽孝。”

这个小侄子,就是那个骑自行车骑了100公里,去高密看望张芳华的孩子。彼时,孩子已经结婚生子,老婆是医生。

弟弟都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地步,屈光杰决定不再犹豫,说什么都要回家。然而,就在他办理手续时。唯一的弟弟,却因病去世。

1989年秋天,屈光杰办理了手续,从台湾转道香港、广州,回到了阔别40年的家乡。

回到家后,打开房门,屈光杰和张芳华已经不敢相认。岁月不留情,当年水灵灵的姑娘,已经变成了鸡皮鹤首的老太太。然而,弟弟已经不在。如果没有张芳华,屈光杰不知道自己还会不会回来。张芳华在,家就在。

可惜,唯一的弟弟去世了。屈光杰19岁离家,67岁回家。两人除了最后通过几次信,始终没有见上最后一面。这也成为他这一生当中,难以弥补的遗憾之一。尽管弟弟不在了,但是弟弟的孩子仍然遵从遗嘱,小儿子过继给了屈光杰。

图:照片配图

后来,屈光杰回了一次台湾,将那边的事情处理结束后,赶在1989年春节前,回来正式定居。他用所有的积蓄,买一套房子。没想到,1997年时,屈光杰生了一场大病,在床上躺了两年。

期间,老伴张芳华为屈光杰擦洗身体,按摩关节。每次看到张芳花忙碌的身影,屈光杰总是十分抱歉的说:“老伴,我从台湾回来,本想好好的弥补你。没想到,这才几年时间,又得让你来伺候我,实在是太委屈你了。”

听到屈光杰这样说,张芳华笑了笑,“这些年,你吃的苦,受的罪比我多。只要你高兴,我就高兴。再说,你都已经回家了,夫妻间还客气什么?”

评论列表

头像
2023-12-31 11:12:50

情感机构有专业的老师指导,我就在老师的指导下走出了感情的误区,真的很不错!

头像
2023-11-13 17:11:56

求助

头像
2023-08-15 06:08:54

求助

 添加导师微信MurieL0304

获取更多爱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复技巧 恋爱脱单干货

发表评论 (已有3条评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