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启超爱上貌美女翻译,妻子李惠仙仅凭一封回信就收复了丈夫的心

情感导师 5850

 添加导师微信MurieL0304

获取更多爱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复技巧 恋爱脱单干货

1999年11月的一天,成龙当着媒体的面说了一句至今还有很多男人会引用的话——“我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”。

他婚内出轨吴琦俐并让她怀了孕,起初他还提起裤子不承认,之后被锤后又大言不惭,发表如此言论。他的这句话一方面表明了他这个人的薄情寡义,另一方面也揭露了一个事实。

梁启超爱上貌美女翻译,妻子李惠仙仅凭一封回信就收复了丈夫的心

这个事实就是天下没有不偷腥的猫儿,也没有只专情于一个女人的男人。至于会不会犯错,会不会影响婚姻与家庭,一是看这个男人的自控力如何,二则是看他的女人如何处理。

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——梁启超的妻子李惠仙,但她在得知自己的丈夫意图“犯错”之时,就采取了极为聪明的做法,只用了一封回信就挽回了丈夫的心,保卫了自己的婚姻与家庭,实在值得女人们好好学习。

名门之女下嫁贫寒才子

李惠仙于1869年出生在现在的河北省固安县,家里是高门望族。她自幼熟读诗书,琴棋书画样样精通,是个十足的千金小姐。

李惠仙21岁那年,时任礼部尚书的堂兄李端棻给她做媒将她许配给了17岁的梁启超。

梁启超出生在广东,家里世代务农,自幼家贫。但他是块读书的好料子,12岁参加童子试就中了秀才,17岁参加乡试又中了举,名列第八。当时的主考官正是李惠仙的堂兄李端棻。

他极为欣赏梁启超的锦绣文章,觉得他日后一定大有可为,所以就为自家堂妹做了媒。两年后,也就是1891年,23岁的李惠仙和19岁的梁启超在北京李家举行了婚礼。

婚后,因为梁启超的学业仍未完成,她就跟着丈夫回到了广东老家,在新会县茶坑村住了一年多。在这里,他们的新房是公公用一间老旧的书室改装而成,条件非常简陋。

此外,南北方气候差异巨大,再加上生活习惯以及语言的不通,初来乍到的李惠仙日子过得十分辛苦。但她没有丝毫怨言,尽心尽力操持家务,侍奉公婆,让梁启超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。

彼时,梁启超的生母已经过世,继母只比李惠仙大2岁,但她对继母依然恭敬、孝顺,不曾有一丝懈怠。

李惠仙的贤惠、孝顺赢得了梁家上上下下的一致好评,继母甚至把她当成了亲生女儿来对待。

夫妻恩爱,相濡以沫,相携共进

李惠仙不仅是梁启超的贤内助,而且对他的事业发展也多有助益。

梁启超曾经因为不会说官话(国语)而给事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。

1898年,极有声望的梁启超受到光绪皇帝的召见,本应被赐予翰林或内阁中书,赏四品衔,但最后他只得了一个小小的六品顶戴。这背后的原因就是他官话说得实在太差,光绪根本听不明白学富五车的他到底在讲些什么。

此后,他就立志一定要学好官话,而自幼长在京城,一口官话流利无比的李惠仙就自然而然承担起了教授他官话的职责。

她为了纠正丈夫的发音,亲手制作了一个语言学习的小册子,每日早晚各一次督促他勤加练习。

如此半年之后,梁启超的官话突飞猛进,再也没有因此弄过笑话,事业更是扶摇直上。

“吾因蕙仙得谙习官话,遂以驰骋于全国!”

梁启超不无得意地将他的成就归因于妻子李惠仙。

李惠仙不仅贤能,而且深谙丈夫的报国之心,给予他莫大的支持。当袁世凯复辟帝制时,梁启超要秘密前往西南,与蔡锷等组织护国军讨袁,深夜诀别之时,她深明大义,没有任何妇道人家之态,慷慨对丈夫说:“上自高堂,下逮儿女,我一身任之,君但为国死,无反顾也。”

听此话语,如果我是梁启超,也不仅要感叹一句,有妇如此,夫复何求?!

李惠仙确实不是一般的妇道人家,她一方面相助自己的丈夫,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发挥着自我价值。

她不仅是当时妇女运动的发起人之一,也是刊物《妇女报》的主编之一。她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的,一双小脚也曾丈量过祖国许多的大好山河,甚至还出国探过亲。

这样的一个女子,如何能让人不爱呢?!怪不得梁启超曾在家书中说道:“斯真不愧为任公闺中良友矣。”

“闺中良友”,有几个女子能得丈夫如此评价?

被迫分居,打响婚姻保卫战

但再好的感情也经不起时间和距离的磋磨。

戊戌变法后,梁启超匆匆逃亡日本,李惠仙则携带一家老小去了澳门避难,从此夫妻二人被迫分居两地。

1899年,梁启超应康有为邀请赴檀香山演讲宣传维新思想,结识了貌美的女翻译何惠珍。

何惠珍自幼在美国长大,不仅生得漂亮,而且很有见识。20岁的她很是崇拜梁启超,在给他担任翻译期间,就大胆向他表白。

梁启超奉行一夫一妻制,妻子李惠仙又并无差错,所以他先是拒绝了。但女追男隔层纱,何惠珍锲而不舍,竭尽全力在梁启超面前表现自己的才华,甚至还对他说愿意给他做小妾。

梁启超看着容貌秀丽,青春活泼,才华横溢的何惠珍终于还是心猿意马起来。

他提笔给李惠仙写信,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。

“愈益思念蕙珍,由敬重之心,生出爱恋之念来....终夕不能成寐,心头小鹿,忽上忽落... .”

“若更因慧珍得谙习英语,将来驰骋于地球,岂非绝好之事。”

他不仅把和何惠珍相识、相知、相爱的过程都交代了,而且还陈述了一下和她在一起的好处。

瞧,这就是男人,在心头小鹿乱撞之时竟然还能想到这个女子所能给他带来的裨益,不服是不行的。

李惠仙收到丈夫的长信之后,不知有没有发出和笔者一样的叹息。从她回信的内容来看,却是表现得极为大度。

她在信中说到: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你要真的心悦于她,即便你奉行一夫一妻,娶了又何妨。待我禀明父亲,好给你们择一个良辰吉日,为你主持完婚。

这样一封回信,任谁看了,不夸一句贤惠大度能容人。

可梁启超看完之后却是惊出一身冷汗,你道为何?

这就是李惠仙的高明之处。她既没有在丈夫面前追忆往事,述说自己名门之后下嫁他于微寒之时;也没有说自己辛苦操劳,为他操持家务,免他后顾之忧;更没有痛斥小三恬不知耻,毁人姻缘。

相反,她先是肯定了他,美好的女子让人向往是正常的。这一肯定就让梁觉得她还是懂他的,他们夫妻是一体的。

之后,她还给他找了一个台阶,即便你自己曾经对外说过要奉行一夫一妻制,但真的娶了何惠珍也不算什么,毕竟在当时娶个妾室,讨个小老婆也是很正常的。

但这个台阶梁启超未必就能下得来,下来了,他作为名人的面子可能就没有了。说到做不到,此后他说的话还能信吗?

最后就是那句禀明父亲,敲定日期,主持大婚了。梁的父亲此时已经重病卧床,一直都是李惠仙在床前侍奉,恭恭敬敬,没有丝毫差池。

作为儿子,梁远赴他乡,不能在床前尽孝,却要在老父亲病重之时儿女情长,此为大大的不孝。

一顶不孝的大帽子扣下来,瞬间就将那头在梁启超心中乱撞的小鹿给闷死了。

梁启超看完信之后,马不停蹄又给李惠仙回了一封信。信中写道:我和何惠珍“发乎情,止于礼“,没有形成出轨事实,你千万不要告诉父亲。

就这样,李惠仙漂亮地打了一场婚姻保卫战,既没有伤了夫妻的情分,更没有伤了丈夫的面子,完美地将小三挡在了围墙之外。

此后,梁启超了断了和何惠珍的关系,不再往来,即便在李惠仙死后,何惠珍再次求和,梁启超都没有再回头。

1924年9月13日,55岁的李惠仙因乳腺癌复发病逝。

“我德有阙,君实匡之;我生多难,君扶将少:我有疑事,君榷君商;我有赏心,君写君藏.....我唱君和,我揄君扬;今我失君,只影彷徨。”

李惠仙死后,梁启超悲痛万分,写下《祭梁夫人文》等多篇缅怀文章。

4年后,思念亡妻,郁郁寡欢的梁启超离世,享年55岁。

写在最后

梁李夫妻二人感情恩爱,一生相濡以沫,相携共进,羡煞旁人,一时传为佳话。但这段佳话背后更多的是李惠仙的付出和维护。她在婚姻中的智慧以及情商确实值得我们学习。

评论列表

头像
2023-12-28 14:12:35

现代年轻人的情感问题很多,需要这样的情感咨询师,很专业

头像
2023-11-22 08:11:41

如果發信息不回,怎麼辦?

头像
2023-09-20 07:09:11

被拉黑了,还有希望么?

头像
2023-08-07 02:08:46

可以帮助复合吗?

 添加导师微信MurieL0304

获取更多爱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复技巧 恋爱脱单干货

发表评论 (已有4条评论)